close

前幾天又碰到有人問我:「約旦喔,妳確定妳男友不會是ISIS吧?」

……夠了喔。

雖然講的人沒有惡意,是真的在擔心我,但我對於這種標籤真的感到很心累。

人們為什麼不能好好的思考,如果我們聽到有人說「台灣人喔,小心他哪天去隨機殺人」,或是一聽到人家學佛就說「小心佛教徒騙吃騙喝」,你們覺得合理嗎?

那為什麼媒體時常用「穆斯林XXXX」來講某件明明就是個人行為的事情,大家卻都那麼理所當然的接受了呢?

 

沒有哪個種族全體邪惡,沒有哪個國家只有惡人,沒有哪個宗教本意不是向善。

本意喔,有些人為了私利擅自創教、扭曲宗教原義,人為詮釋亂七八糟的那些教主或信徒們,我也只能阿彌陀佛阿拉保佑上帝祝福您的祝他們平安。

基本上ISIS在真正的穆斯林眼中,是一群瘋子。

大家都還是愛惜生命崇尚和平的好嗎。

 

說到這,我想跟大家分享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在《華盛頓郵報》發表的一篇專稿,

標題是「是時候回歸全球化了,但這次,讓我們把事情做對吧。」(It’s time to return to globalization. But this time let’s do it right)

 

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誠懇、有想法、愛惜國家與人民的國王,雖然約旦不應該代表整個中東地區,但還是希望大家看完以後,可以改變一點對中東地區的印象。

----------

Qt8M0kqoNIlYYWP4vE0nmTXzg2gz3cXdl6yQKFnV.jfif

「我不記得當時確切的情況,但是最近,其中一位官員提到我已是目前就任時間最長的阿拉伯領導人,我大吃一驚。在過去的21年中,戰爭、恐怖攻擊、區域衝突、難民潮、金融危機等事件的步伐和頻率都在加速,使這些年變得恍惚起來。

 

就在我以為我可以允許自己開始說「我已經什麼都看過了」的時候,就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。

 

我想不起有哪一次,是地球上的每位領導人在他或她的議程中都有著完全相同的大事,這證實了現在歷史上的這一刻有多麼離奇。但是,共同的優先事項不一定能轉化為共同一致的行動。

 

令人放心的是,世界各地的醫療部門都在努力交換訊息、醫生和研究人員則在尋找治療方法。然而我們無可否認的是,這種跨國界的敵人的出現,是由於“去全球化”一詞進入了我們的詞典,──起自民族主義、保護主義和對各種跨界合作的普遍懷疑的興起。

 

是的,在過去的二十年中,我們見證使人類陷入悲痛,恐懼或共同憤怒的時刻。我們大家都清楚地記得那一個黑暗的日子,飛機撞上了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星大樓,標誌著恐怖主義瘋狂新世代的開始。


許多國家/地區都將自己的創傷經歷深深地銘刻在自己的記憶中:安曼的酒店、曼徹斯特的競技場、奈及利亞的女子學校、巴黎的音樂會、紐西蘭的清真寺、斯里蘭卡的教堂、美國的猶太教堂……還有很多,不管每個事件發生得有多遠,人們總是會感到悲痛。

 

然而,這些事件之後的團結時刻,例如多年來我們也面臨的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而形成的團結時刻,從來沒有持續太久,不足以促使我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我們的國際體系。很多時候,我們的響應是以短期的、臨時的解決方案的形式出現的,遠遠沒有達到現代科技應該能實現的可能性。

 

在中東,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採取不同的方法來打擊恐怖主義。我們知道,戰勝壁壘的唯一希望取決於打破壁壘──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機構之間的壁壘。約旦理解有必要建立一個共同的平台,來加強區域和國際合作夥伴之間的協調,因此我們啟動了阿卡巴進程(Aqaba Process),使所有合作夥伴能夠透過利用資源、共享訊息、識別差距和避免裁僱來應對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。

 

今天,我們的世界已決定發出警報。與世界過往所面臨的威脅不同,我們所有人同時都面臨這一次的威脅,這場危機使我們嚴峻地審視了全球秩序中的差距,這些差距是由社會不公正、收入不平等、貧窮和管理不善造成的。

 

儘管許多人樂觀地認為我們將在這場大流行病之後重建,但是僅僅重建還遠遠不夠。相反地,我們應該專注於創造一些新的、更好的事物。

 

有別於某些人所主張的「去全球化」,我看到我們所有人都從「重新全球化」中受益。但是,這一次,我們必須專注地正確應用全球化,旨在重新融合出一個以人類福祉為中心的世界。我們尋求的是一個引領各國往真正的合作而非競爭的重新全球化,我們應重新認識到一個國家單獨行動無法成功,一個國家的失敗就是每個國家的失敗。

 

這意味著需要重新校準我們的世界及其系統。我們必須在需要時重塑國際機構並建立新機構。我們必須建立以不同部門的技能和資源為基礎並跨越國界的新組織。約旦已做好充分準備,以在亞喀巴進程中的經驗為基礎。威脅不會是單獨出現的,因此解決方案也不會是彼此孤立。

 

這尤其適用於我的地區。作為阿拉伯國家,我們別無選擇,只能共同行動,以減輕這場大流行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。我們賴以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已經遠遠不夠。我們必須拋開分歧,認識到昨日的競爭在面對這種共同威脅時毫無意義。我們需要利用我們的優勢和每個國家的資源,來形成一個保護我們共同未來的區域安全網。

 

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,失業、飢荒和貧窮將等待在我們面前。我們必須解決全球機會差距,包括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,並重新考慮國際金融機構在新興市場中採用的模型和措施,以更好地說明整個情況。

 

COVID-19是世界上每位領導人都面臨的威脅。但是,如果我們想戰勝它,我們必須做一些可能違反直覺的事情:將政治和聲望放在一邊。我們還必須做與醫生命令相反的事情:走在一起(團結一致)並一起努力。面對這一威脅,我們必須特別關注世界各地人類的生存和安全。」

----------

 

原文出處: https://en.royanews.tv/news/20855/2020-04-28

 

我也在一篇文章看到,疫情影響使人類的活動趨緩,有人發現從外太空看見的地球比以往更加耀眼明亮;

某座海岸因為人類干預降低,海龜產卵活動比過往繁盛;許多平時躲藏的物種開始紛紛現身。

有人開始省思 ,認為人類才是地球的病毒。

也有人不帶希望的認為,疫情過後人們只會依舊如常。人類,真的會懂得反省嗎?​​​​

 

先且讓我們都堅持守住這一波疫情,還能享享在網路上搶購荷蘭焦糖煎餅的小確幸,五一連假好好待在家裡,暫待疫情終結的那天,加油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唉,心裡吶喊一百萬遍了,什麼時候能去約旦跟那先生見面啊(哭)

相思使人暴躁,身邊親愛的人們請不要再講垃圾話讓我生氣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ila 的頭像
    Yila

    8000公里的距離──從台灣到約旦的文化衝突與愛情挑戰

    Yi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